每年到電商大規(guī)模促銷的時候,人們自然而然把它和“價格戰(zhàn)”聯(lián)系起來。同時,買家和電商相互玩起了計謀戰(zhàn)術。電商研究什么樣的價格促銷方法更能吸引買家,而買家研究怎么才能不掉進商家設置的價格陷阱。兩者相互猜測,玩心計于彼此。結果是銷售或有增長,但矛盾也非常多。
近年來,隨著電商價格戰(zhàn)的頻繁出現(xiàn),買家產(chǎn)生促銷疲勞,非一般價格戰(zhàn)手段能激起購買熱情。今年“雙十一”之后,起初對即將來臨的“雙十二”宣傳信息,就有不少買家反映不感興趣。而正是意識到這點,各電商改變促銷策略,首次集中關注“服務”。
淘寶率先表示他們將不再進行硬性的促銷折扣,而是讓買家設立愿望價格,再由商家定后出售價格。此外,買家可以和賣家“撒嬌”爭取大利益。京東商城把“雙十二”命名為“會員關愛日”,主打“白服美”白菜價、服務升級、美女送快遞的策略。
“升級服務未來將是電商發(fā)展的一個必然趨勢。”一位電子商務人員告訴沈陽晚報記者,在商品品種、價格同質(zhì)化程度加深時,服務是增加競爭力的佳手段。阿里巴巴集團總參謀長曾鳴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認為,今年“雙十二”商家拼的是信用、特色和服務,價格不再是惟一因素。價格戰(zhàn)不僅傷害了商家,終也傷害了消費者,拼價格是上世紀的玩法,如今的電商不能再用這個辦法去玩兒。